中国食品网

首页 > 舌尖美食 > 正文

专家呼吁推动食品领域的颠覆性技术创新

发布时间:2019-12-24 13:12:01  |  来源:食品伙伴网  作者:  责任编辑:

“人造肉”等食品技术的出现,让人们对未来的食品有了更多期待。记者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获悉,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日前在武汉举行。与会专家指出,中国食品工业处于健康转型的关键时期,呼吁探索和解决食品的基础科学问题,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食品产业,多学科交叉促进食品领域革命性颠覆性技术创新。
  随着食品学科的快速发展、营养健康理念的不断升级,利用前沿技术创新的植物基产品,特别是“植物肉”“植物奶”“植物蛋”等产品受到广泛关注。“当前,新一轮食品科技创新已在全球兴起,中国食品工业处于健康转型的关键时期,仅有强大的、高质量的食品工业,何谈健康中国?”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指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教授指出,中国传统食品现代化面临新问题与挑战,如公众的食品安全信心尚未完全恢复,食品真实性问题凸显,掺假欺诈行为屡见不鲜,法规、标准滞后成为影响食品发展创新的新瓶颈,消费者的食品生产、安全、营养、消费知识匮乏等,需要我们用现代科学技术探索中国传统食品的基础科学问题,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食品产业,多学科交叉促进食品领域革命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同时还要加强科普,为传统食品现代化保驾护航。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江南大学校长陈坚教授看来,食品营养健康的突破,将成为食品发展的新引擎;食品物性科学的进展,将成为食品制造的新源泉;食品危害物发现与控制的成果,将成为安全主动保障的新支撑;绿色制造技术的突破,将成为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驱动;食品加工智能化装备的革命,将成为食品工业升级的新动能;食品全链条技术的融合,将成为食品产业的新模式。
  陈坚预判,食品合成生物学,食品精准营养与个性化制造,食品装备智能制造等,将成为未来我国食品战略趋向。生态效应、人口增长等成为未来我国食品产业面临的挑战。未来食品将是人类未来生产方面和生活方式改变的代表性物质。在解决全球食物供给和质量等问题上,满足人们更高需要。
  “中国食品界要积极主动研究中国传统食品和传统食品现代化的基础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引领世界传统食品的研究方向。”孙宝国说。
  孟素荷呼吁,尽早破解影响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的“卡脖子”科学问题。中国食品科学的基础研究与创新应该快速与产业对接,用科技的力量提升中国食品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水平。